最新!华大质谱7项研发进展首次公开亮相
第一届中国生物物理学会代谢组学分会年会暨2019代谢组学国际研讨会,于2019年4月18日-4月21日在上海举行。此次会议由中国生物物理学会代谢组学分会主办,复旦大学人类表型组研究院承办。会议围绕代谢组学检测新技术及其在健康、疾病、植物、食品、肿瘤代谢机制方面的研究和应用等主题展开。
华大基因质谱团队将在会议期间呈现一场主题为“从疾病代谢组学探讨健康管理“的报告,与专家学者们一起,依托现有的疾病代谢组学研究方法,探讨高尿酸的预防和管理方案,并以Poster形式展出华大质谱平台的7项最新研发成果。
以下是Poster展出研发成果概述:
01
人体抗生素残留检测
抗生素能抑制或杀灭微生物(包括细菌、真菌、放线菌属),而它本身正是由微生物产生,在医院日常抗感染类药物当中用量最大。据报道,当前中国住院患者抗生素使用率高达80%,远超国际平均水平——30%,滥用现象相当普遍。同时食品、水体等环境中的抗生素也不断向人体内富集,影响人体正常生理机能,尤其对婴幼儿的生长发育不利。抗生素的种类繁多,然而当前在人体抗生素残留检测方面缺乏一次检测多种不同抗生素的方案。该项研究克服了不同种抗生素化学性质差异大的困难,建立了一种高通量、低成本、快速的尿液抗生素含量检测方法。该方法精密度、准确度高,重现性良好,能一次性快速精准检测尿液中常见的40种抗生素含量,为人体抗生素残留检测提供了一种简便可行的解决方案,在科研和临床实践中有较高的应用价值和较好的应用前景。
02
儿茶酚胺及其代谢物检测
儿茶酚胺由神经组织(包括大脑)和肾上腺产生,主要包含多巴胺、去甲肾上腺素、肾上腺素、变肾上腺素、去甲变肾上腺素、高香草酸和香草扁桃酸。这7种物质是正常生理过程中的重要信号介质,它们的含量会随身体状态变化而改变。研究表明,这7种物质的检测可以用于辅助诊断高血压、嗜铬细胞瘤和神经母细胞瘤等内分泌相关疾病。2014年,由美国内分泌学会与欧洲内分泌学会和美国临床化学协会共同制定的国际指南指出:嗜铬细胞瘤的初始生化筛查对象为尿液。基于尿液样本采集方便、成本低,且上述目标检测物更加稳定。该项研究建立了一种方法,采用1mL尿液样本即可快速精准检测尿液中儿茶酚胺及其代谢物的浓度,高通量、低成本,可作为尿液中儿茶酚胺及其代谢物快速定量检测的有效手段,有望解决由儿茶酚胺及其代谢物含量异常引发的相关疾病(如嗜铬细胞瘤、神经母细胞瘤等)的快速筛查与诊断。
03
132种尿液代谢物定量检测
人体尿液代谢组可检测多种与先天遗传性代谢病相关的代谢物,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测定尿液代谢物方法的建立,将有助于扩大遗传性代谢病筛查的病种,有利于进一步降低出生缺陷。该项研究基于Agilent 5977 MSD气相色谱-质谱仪,建立了对人体尿液中132种代谢物定量分析的气相色谱-质谱检测方法,并进行了临床检验方法学评价,验证结果符合临床检测要求,证明该方法可用于人体尿液代谢物的筛查检测以及多种先天性遗传代谢疾病的筛查和诊断,在科研和临床实践中有较高的应用价值和较好的应用前景。
04
全血中5种免疫抑制剂定量检测
免疫抑制剂是可抑制细胞及体液免疫反应,使组织损伤得以减轻的一类物质,临床主要应用于器官移植抗排斥反应和自身免疫性疾病的治疗。但这类药物治疗窗(药物有效的浓度区间)窄,在不同个体间作用差异大,必须通过密切检测血药浓度、实施个体化用药来保障药物治疗安全性和治疗效果,这是免疫抑制剂未来的发展方向。目前,临床上常用且推荐在治疗中进行药物监测的免疫抑制剂主要有5种:环孢霉素A、他克莫司、西罗莫司、依维莫司和霉酚酸,它们作用于免疫反应的不同时期,可发挥协同作用。临床上会根据病情和治疗阶段不同,采取单用或联合用药的不同方案来提高治疗的有效性和安全性。该项研究针对免疫抑制剂的临床定量监测需求建立了一种方法,仅需20 μL全血样本,通过蛋白沉淀方法提取其中的免疫抑制剂,应用UPLC-MS/MS同时快速精准检测5种免疫抑制剂浓度,可实现单样本多指标同步定量检测,具有高通量、高时效等特点,为个体化用药提供了有效的血药浓度检测方案,对临床样本检测和治疗药物监测有较高应用价值。此外,BGI具备完善的平台,可根据项目需求,提供精准定量分析的解决方案,为科研助力。
05
5 min内完成 15种血浆胆汁酸精准定量分析
胆汁酸是胆汁的重要成分,在脂肪代谢与多种生理病理过程中起着重要调节作用,在疾病诊断和鉴别中具有重要价值,因而受到广泛关注。人体内胆汁酸按不同结构分为两大类,一类称为游离型胆汁酸,主要包括胆酸、脱氧胆酸、鹅脱氧胆酸、石胆酸和熊脱氧胆酸;另一类称为结合型胆汁酸,是游离型胆汁酸分别与甘氨酸或牛磺酸的结合产物,共10种。目前已报道的临床胆汁酸检测方法存在前处理复杂或检测时间长等问题,难以普及应用。该项研究旨在开发一种高通量、低成本、快速定量检测血浆中15种胆汁酸的方法,实现对胆汁酸的分型检测,提升疾病诊断的精准度。通过对前处理过程进行优化,实现了前处理过程自动化,能一次处理96个样本,缩短了前处理时间, 5 min内完成基于LC-MS/MS的15种胆汁酸精准定量分析。这种方法具有高通量、低成本、快速定量的优势,对推动胆汁酸分型检测方法普及、提升疾病诊断精准度有重要意义,同时适用于科学研究和临床实践。
06
心血管疾病相关肠道微生物代谢产物检测
肠道微生物共生于人体消化道,在人体免疫防御和消化吸收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每个个体的肠道微生态环境都是独一无二的,它会受到各种食物和饮食习惯的影响。胆碱、甜菜碱和左旋肉碱等营养物质在动物性食物——红肉、蛋黄和全脂乳制品中含量丰富,它们随食物进入肠道,被肠道微生物消化,产生各种代谢物释放到血液中。其中一种代谢产物——三甲胺,会经酶催化转变为氧化三甲胺(TMAO),这种物质能显著促进动脉粥样硬化病程,并与心血管疾病的急性发作有剂量-反应关系。该项研究旨在从血浆中快速提取TMAO及其相关代谢物,应用BGI开发的检测试剂盒,结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可以实现高通量、快速、准确、灵敏地检测TMAO及其相关代谢物。该方法在心血管疾病高危人群的疾病风险管理、代谢相关疾病筛查中有很高的应用价值,在肠道微生物组学和代谢组学相关研究领域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07
SIM:缺失值插补在线工具
缺失值在代谢组学数据中普遍存在,它阻碍了大多数统计方法的应用,还可能导致数据解读偏差。插补是替补缺失值的有效方法。代谢组学中有几种缺失值插补方法,如kNN、MF和PPCA法,但这些方法大多都没有考虑缺失值的来源,导致数据注释缺失。此外,需要通过对估算结果进行综合评估来确定最佳估算方法。该项目提供了一种在线工具,名为SIM(代谢组学数据的简单插补),用于处理代谢组学中的数据缺失值。这个工具考虑了两个因素:缺失值的分类,不同插补方法得出的插补结果的评估。通过考虑缺失值的来源,对测试数据进行TM和LIM插补,该工具能可靠地识别代谢组学数据中的差分质谱特征。从可视化比较评价结果来看,在发现差异代谢物方面,该插补工具敏感、有效、可行。
华大质谱平台经过十余年的建设和发展,建成了以质谱检测技术为基础的高质量科研及技术服务平台。截至2019年2月,华大质谱平台在蛋白质组学和代谢组学领域发表研究成果85项,为海内外450多家单位提供技术服务,获得了ISO9001、ISO14001、OHSAS18001三标一体认证,通过了CNAS 17025质量管理体系及ISO27001信息安全质量管理体系认可,标准化管理能力处于行业领先水平。
Poster
<< 滑动查看下一张图片 >>
撰稿、编辑:市场部
最近热文:
中国肠道大会日程及嘉宾 | 华大将作主题演讲(4月19日更新)
请继续关注“华大科技BGITech”,
科技君将一如既往为您提供精彩内容!
如有相关问题,欢迎后台留言~~
▼
关注华大科技,尽享精彩科研!